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能源进展报告: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

2025年6月25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5年能源进展报告: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该报告围绕“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可持续和现代能源”这一核心目标,系统评估了全球能源可及性、清洁能源发展、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92%的人口已实现基本电力接入。但仍有超过6.66亿人生活在无电区域,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中电力接入最薄弱的前20个国家中有18个位于该区域。尽管2020年至2023年间,中亚和南亚地区电力覆盖率持续提升,基本接入缺口已由2010年的4.14亿人下降至2023年的2700万人,但从全球范围看,整体进展速度仍不足以支撑2030年实现“全民能源可及”的目标。
报告强调,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加快偏远和脆弱地区能源接入的重要路径。在全球范围内,仍有约21亿人依赖薪柴、木炭等高污染燃料用于烹饪,严重影响居民健康与环境质量。发展清洁烹饪技术对于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改善公共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清洁烹饪覆盖率已由2015年的64%提升至2023年的74%,但2022至2023年间进展基本停滞。若延续现有趋势,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约22%的人口无法获得清洁烹饪服务。
报告指出,国际公共资金对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领域的支持已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3年达到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然而,融资结构仍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占比高达83%,而赠款比例仅为9.8%。同时,资金分布高度集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两个国家进入全球前五大资金接收国,区域公平性和普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2023年全球人均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78瓦,较2022年增长近13%,展现出良好增长势头。但部分发展中经济体仍面临较大差距,制约其减排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仅为40瓦,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超过1100瓦的水平。当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17.9%,距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全球能源效率提升进展相对缓慢。2022年,全球一次能源强度下降2.1%,虽较2021年0.5%的降幅实现了四倍增长,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7.3中提出的年均4%改善目标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为推动全球能源公平转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加快推进多边和双边融资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本的可及性。报告建议加大对优惠性融资、赠款及风险缓释工具的投入力度,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融资约束的能力;提高援助方风险容忍度,提升资金支持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强化发展中国家能源规划体系建设,健全相关法规与监管机制。特别是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亟需实施差异化、定制化的财政支持和能力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清洁烹饪技术的部署与普及,切实提升能源转型的覆盖面与包容性。

主页 > 新闻资讯 >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