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内江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依据《发展规划》,内江市将大力发展氢气制备、氢能综合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及整车制造产业,打造“川南氢港”和贯通成渝“氢走廊”,加快推进实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
·以焦炉尾气或页岩气为原料,制取氢气产能达10000吨/年;
·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值超50亿元;
·形成氢能装备制造和氢气制备两个园区;
·建设6个加氢综合能源站;
·到2025年具备氢燃料电池车整车生产能力,运营氢燃料电池各类车辆累计超200辆。
同时,《发展规划》中还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分别为——
一、建立高效氢源供给体系
开展工业副产气制氢提纯工艺研究及氢能提纯相关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提高工业副产气制氢纯度,降低制氢成本,扩宽工业副产气制氢的利用范围;
探索发展低碳高效页岩气制氢技术,打造页岩气高效制氢项目,形成页岩气制氢产业;
适度发展电解水制氢,支持内江电力工程总公司发展光伏+制氢+储能项目建设,实现微电网和制氢工厂共建示范。
二、着重打通氢气外输通道
重点规划打通内江氢源外输通道,构建高效、低耗的氢气运输网络,打造辐射成都、德阳、乐山、自贡、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200公里内氢源供给输运圈;
积极探索金属固态、有机液态、低温液态及管道运输多种方式,探索抗氢脆、抗氢蚀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储运氢端的应用。
引进设备制造企业,合作开展35MPa和70MPa固定式多层包扎高压储氢容器、高压无缝氢气钢瓶、固态储氢材料、固态/高压混合储氢容器、移动式高压储氢容器、地下储氢容器以及液氢圆柱形储罐、大容积液氢球罐及液氢运输等氢储运容器的研发制造。
三、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高压储氢加氢站,优先新建一批加氢站;
以完善氢能储运基础设施布局为基础,依托内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川威集团等,引进东方电气等氢能基础设置投建运服务型企业,加快推动氢能综合能源加注站设施建设,首期依托市内公交示范和川威物流示范建设两座加氢站;
到2025年建成6座以上加氢站,完全满足城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客车、物流车、叉车等为代表的示范运营区车辆的加氢需求,构建完成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及内自同城化的加氢网络。
四、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
以产业园为载体,打造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以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为重点,通过引进和孵化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协同成都、重庆地区燃料电池产业,共同打造一个西部第一的国家级燃料电池零部件制造基地——
·支持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落户内江;
·重点开展燃料电池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密封垫、碳纤维纸等核心材料的产业培育;
·支持发展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测试平台、燃料电池控制管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能量健康管理系统;
·支持企业重点开展金属双极板材料技术、车用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燃料电池车整车可靠性提升和成本控制技术的研发。
五、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结合内江在整车生产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抢占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配套先机,扩大整车生产应用及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市场规模,引进大运汽车、陕汽重卡等国内龙头重卡企业打造“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线”。
六、着力构建氢能运用场景
在交通服务领域,扩展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在市政扫地车、洒水车等公共服务领域,房车、冷链物流、城市物流配送、船舶运输、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在电力供应领域,研究试点氢气储能项目,开展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应用示范,重点开发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构建氢动力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
在建筑节能领域,鼓励医院、学校、宾馆、大型办公楼等试点使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及储能系统。
在工业应用领域,研究氢在天然气管道掺氢、内燃机掺氢、炼钢、火力发电等工业领域的运用渠道。
在钢铁冶炼领域,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氢能炼钢技术,研究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配套炼钢工艺、系统集成和过渡路径等。
七、鼓励设立氢能产业技术研究基地
鼓励已引进落地的相关氢能企业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大学等重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氢能产业技术研究基地;
支持威远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立国家级、省级氢能综合利用产业研究示范基地;
鼓励本地高校院所加强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合作,开展氢能产业课题研究,搭建氢能产业转化试验示范平台,促进氢能行业技术实现产业转化。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