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2020中国汽车论坛 >

李伟利: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及发展政策动态

时间:  2020-08-22 17:46  来源:  汽车总站网   作者:   fergus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5日上午举办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分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伟利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伟利: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及发展政策动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伟利
 
李伟利:感谢叶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就此论坛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趋势的一些看法。主要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新能源汽车目前仍然处于政策驱动为主的阶段,市场化程度依然比较低。
第二,政策性市场有规模上限,新能源汽车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非政策性市场。
第三,非政策性市场必须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靠技术进步、靠性价比提升,但中期仍需要因势利导的政策。
首先看第一个观点,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政策驱动为主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政策大力推动下,各个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为首的各个部委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汽车的发展,经过接近10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在全球市场规模当中处于很高的地位。
今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一些波动,尤其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出现了市场下滑。我们判断主要由于政策,因为其他的都没有变,主要是政策补贴的力度退坡所带来的。
过去政策也一直在退坡,为什么2019年的退坡力度比较大,这是有关系的。同时退坡对企业经营有一个临界点,具体看一下相关的数据。
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开始有所下滑,从月度上可以看到,去年1-6月份,补贴政策没有变动的时候,整体销量还是比较高速增长的,到7月份以后,持续负增长的态势,今年还是负增长,大家说今年可能有疫情的原因,如果没有疫情,我想也是很艰难的。
政策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税费政策,包括补贴+免车购置税,这是大家感知到的相关政策。从2010年开始,那时候一辆车补20几万,慢慢政策随着规模的提升,政策的补贴力度在下滑,到2019年7月份以后,整个一辆车加起来大概一万五,实际上还有一个补贴,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插电的可能按排量征收了,但是纯电不计消费税的,但是消费税在汽车产业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按照燃油车可以看到,不同排量的征收的消费税不等;小排量的可能比较低一些,到4.0以上的排量,要征收40%的消费税,而且消费税是价内税,大体给大家测算了一下,如果以进口车,到岸价为20万元的2.0-2.5排量,消费税就是2万多,合起来大概就是30万辆的车,如果以进口计,消费税如果燃油车的话就得2.32万元的消费税。
电动车没有这部分费用,国产车也是一样,国内售价30万的纯电动测算的话,大体差不太多,补贴2万多,消费税2万多,车购税2万多,合计7万多。虽然看到补贴政策到2019年,中央和地方的补贴是2万多,但是整体算下来以后,一辆30万辆的电动汽车享受的财政补贴超过了7万块钱,现在还是比较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很重要的政策市场。
第二,牌照的政策。主要一部分是限购,还有一部分限行,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半销售到了限购城市,但是整个乘用车,整个汽车市场在限购城市的销量只有13%左右,新能源汽车销售主体是因为牌照的原因。非限购里面还有一部分城市是限行的,大家为了绿牌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第三,特定领域的直接推广。主要是公共服务领域,一些城市在开始大力推进公共领域的电动化。像深圳、广州强制规定了整个电动化的新能源汽车新增或者更新的电动车,都要使用电动化的汽车,它就比较高,而合肥、重庆没有规定的就渗透率低一些。
从这三个方面,给出当前第一个判断,新能源汽车虽然补贴下滑了,但是还是在以政策驱动为主的市场,市场化的程度还是比较低。
总结一下,按照新能源汽车2019年终端上牌数据100万辆车来测算,商用车基本上是政策影响的,公交等其他领域,大概14万多辆;从乘用车里面86万辆车来看,营运车辆40万车辆,基本上是政策因素所带来的。
在私人领域,刚才跟大家提到了限购里面有20万辆,这里面可能还有一部分非政策因素,我就是愿意用油车的牌照买一辆电动汽车,可能还有限行的因素,按照16万辆算,剩下的是非限购城市,提到了绿牌是另外一个因素,A级车型大概是北汽EU5,比亚迪的几款车型都是A级车型,基本上都是私人购买以后做网约车的,跟出租营运是一样,因为很多城市由于网约车政策要求,如果你要用一个燃油车做网约车,可能买一个B级车,价格就贵了。如果电动车,现在400公里的电动汽车,A级车12万块钱差不多了,这也是政策性市场。
合起来可以看,非政策性市场,也就是市场化的市场,现在电动化基本上20%左右的市场。
第二个判断,政策市场有规模的上限,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非政策性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马处长说了《行动计划》里面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争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依靠什么?从场景来分析一下,整个新能源汽车扣除长途、大型中重型商用车以外,真正能够实现电动化的,到2025年30万辆左右的市场,今年相对低一些。
第二个场景,营运市场,出租、租赁、网约、共享汽车,初步测算,各地的出租更新保有进度不一样,再加上网约车跟出租相差的一部分,到2025年营运车辆的规模应该在60万辆左右。
第三个场景,限购城市私人市场。基本上各个城市差不多,这几年再增加一部分市场,比如说像上海、广州,尤其是广州、杭州,也不是强制大家非买的电动汽车,你可以摇号、拍牌,是价格导向的。除了北京是强制买电动汽车以外,规模量不太大,整体上限购加起来35万辆,如果把传统燃油车全部转成电动化,也不太可能,即使按照那个情况,限购城市也就是60万辆的市场空间,每年销售传统汽车在限购城市就是60万辆车。
按照场景去推算,政策目标25%,到2025年,25%的政策目标,也就是700万辆的电动汽车,我们刚才把前三个场景扣除以后,非限购私人市场接近600万辆的车,才能达到所说的政策目标。年均增长速度按2019年私人非限购市场26万辆,到575万辆,年均增长量68%才能达到政策目标。
怎么达到?第三个判断,非政策市场必须依靠市场力量推动,靠技术进步、靠性价比提升、但中期仍需要因势利导的政策。大家可以看到,买新能源汽车各种因素都有了,核心的一个其实就是性价比,要不就是你这个车价格可能比较贵一些,但是产品的性能比较好,或者性能不太好,但是价格非常便宜。不同类型的都能达到这个目标,按照现在的渗透率,非限购私人市场渗透率只有1.8%,如果到2025年,私人非限购城市的渗透率要提升到26.8%,可以看到几个车型对比,如果在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价位接近的时候,销量比就比较好一些,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价格溢价15%-40%,电车和油车的销量比相对高一些,卖1辆电动汽车可能卖6辆油车,高端的合资产品可以看到也是一样的,轩逸价位相对高一些,接近60%(比油车),宝马的X5混动版比油车高17%,再免购置税以后大体相当,所以它的油电比就是1比7,但是轩逸1比853,也就是卖800多辆车才能卖出1辆电车。
我们的产品市场在哪儿?从现状市场可以看到,两大类。
第一,高端的B级以上的,今年比较特殊,高端占40%以上,往年大概25%左右。
第二,低端市场(小型化电动汽车A00),可以看到A00市场渗透率基本上已经达到90%。也就是说在A00市场传统油车已经没有了,基本是小型电动化。B级车渗透率相对比较高一些,但是主体汽车的销售市场,A级和A0市场渗透率相对比较低。
大家出于什么买电动汽车?
 第一,这是政策和企业产品比较关键的着力点。从调研看,买A00的主体上是由于经济性购买,使用费用低、购买费用低,维修保养比较低,电动汽车(A00)80-100块钱的保养成本,一万公里才保养一次。燃油车要5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可能五六百块钱,即使A00便宜一些也三四百块钱,两者差距比较大。
B级车主要处于情感和产品的驱动因素,这里不讲什么是品牌了,大家出于对电动汽车的喜爱,或者对高科技产品的一种追求,会买一辆电动汽车,家里面基本上都有一辆车,甚至多辆车,这个车只是它的补充。
针对这样的市场怎么做?低价位的车补贴和税收政策是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是经济性购买,价格对他的购买行为作用比较大。B级以上的高端或者豪华的电动汽车主要在产品,我们刚才跟大家看到,比如30万元的车型要补贴7万块钱,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作用,如果把7万块钱的补贴补到低价位,一个7万块钱的电动汽车可能补3辆,一辆车2万块钱,价位就降到5万块钱,这样就非常有效促进小型车的发展。可以看到小型车基本上都是电动汽车,大家不会买油车了。
第二,推动电动化要把政策转向使用环节,大量改善使用环境。比如像充电桩建设,我调查很多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小区或者区域才能装充电桩,大家还是依赖于公共充电桩,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就比较低了,而这些是汽车厂家解决不了的,需要政策的支持。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三个观点。
最后简单谈一下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按照总书记的说法,新能源汽车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可以看到合资整体的销量在持续上升。
从产品结构上来说,小型电动化基本上有自主的,自主品牌要想新能源汽车汽车快速提升规模,还是要在小型电动化上下功夫,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市场,都是对自主品牌更有优势的。如果不能完全形成电动化的市场,对于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利润消化是非常大的。看看几个主流的企业来说,电动化整个单车利润相对比较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卖新能源汽车不能亏本,如果亏本以后,对于发展整个汽车产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一定要找准自主品牌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中低端的小型电动化是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
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观点。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1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