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1 上海车展上,大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向外界展示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并与现场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密切互动。
据了解,大疆车载团队成立已有五年时间。大疆创始人汪滔早在 2016 年就预感到无人机市场天花板将到来,而目前智能驾驶又是一个风口,有观点认为,大疆或凭借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开辟新赛道。
不过,当前入局智能驾驶领域的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业内人士认为,大疆若想在该领域有所突破,需要找到足够体量的用户。而且,大疆在资金投入上尚不能与百度、华为等企业匹敌,国内智能驾驶距离真正的落地应用还很遥远,摆在大疆车载面前的道路并非坦途。
无人机市场天花板已现,屡陷裁员风波的大疆亟待开辟新赛道
成立于 2006 年的大疆,自 2013 年无人机市场迎来大爆发后便一路狂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大疆产品占据了全球 80% 的市场份额,国内亦超过 70%。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 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2017 年,大疆销售额持续增加,从 8.2 亿元增至 175.7 亿元,年度增速最高近 300%;2015-2017 年大疆的销售额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也维持在 60% 以上。此后,大疆方面一直未公开公布过任何业绩数据。
不过,早在 2016 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就曾表示,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 200 亿元便要触顶。
在具体业务方面,大疆的主要业务分为消费级无人机与工业无人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 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销售额占当年销售额的 80%,工业无人机占比为 20%;2017 年,其消费无人机销售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85%。
有分析指出,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的增速放缓,大疆若只专注于无人机赛道,未来的销售额增速仍将进一步放缓。
然而,消费级无人机作为大疆的主力产品,这一市场近年也开始陷入增长疲软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2019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58%, 而工业无人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9.94%。预计 2020-2024 年,消费无人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会下跌至 14.89%,而工业无人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会上升至 53.27%。
在主营产品陷入疲软时,有关大疆裁员的消息也一直不断,2020 年 8 月,据路透社报道,大疆在大幅削减其全球销售和营销团队,正寻求裁员约 1.4 万名员工,彼时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在朋友圈回应称,“考虑到大疆总共 14000 人,按路透社的说法这公司都没人了。”今年 3 月,据新浪科技报道,2020 年大疆在北美地区的 200 人团队中有三分之一的被裁员或主动辞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无人机市场增速还在不断下滑,未来或将受到交通法规限制,大疆亟待开辟新的赛道以实现业绩增长。
大疆车载业务潜伏五年,智能驾驶成风口
对于大疆入局智能驾驶领域,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其一是因为无人机市场增速放缓;其二是因为智能驾驶目前是一个风口;其三,大疆在自动驾驶与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据大疆车载公众号简介显示,大疆车载目前为大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专注于智能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
根据官方介绍,该团队起步于 2016 年,2018 年获得深圳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2019 年大疆车载品牌正式启用,同年 12 月首座车规级智能制造中心建成,将大量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为产品,并开始按照车规级标准进行检测、认证;同年,大疆车载开始与汽车行业客户接触,并与大众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开始建立合作。
大疆车载可以说是潜伏了五年,在此期间,虽不时有媒体曝出大疆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消息,但直到今年 4 月,大疆才正式对此作出公开回应。大疆车载方面表示,在五年的时间里,大疆车载针对中国特色场景,进行了智能驾驶系统在各种道路场景的大规模常态化测试。
在产品端,大疆车载在 2021 上海车展上展出了大疆智能驾驶 D80/D80+、大疆智能驾驶 D130/D130+、大疆智能泊车等驾驶场景下的智能解决方案。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下一篇:智能驾驶华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