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的未来,在中国
第一家大规模研究智能驾驶的公司,是谷歌。
2009年,谷歌开启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先河,第一辆被拿来改造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品牌,是丰田普锐斯,这辆车最大的优点,是省油。
2020年10月,谷歌发布数据称,谷歌无人车已经达成了200万英里(约322万公里)的驾驶里程,它的里程数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0年驾龄,而它的驾驶技术比16年驾龄的老司机都要好。
说到老司机,特斯拉可能会表示不服。
在“辅助驾驶”技术支撑下,特斯拉老司机的本子都已经问世了… …
受到法律的拘束,特斯拉不敢明着自称Autopilot技术是自动驾驶,只是称辅助驾驶,但该技术积累的里程,超过1亿英里,从实战角度,特斯拉已经远远超过谷歌。
完全不用驾驶员接入的无人驾驶技术,受到的制约条件比较多,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问世,但是大大解放驾驶员的无限接近无人驾驶的“辅助”驾驶技术,在特斯拉、沃尔沃、奥迪等车企的推动下,早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了。
在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货车智能驾驶方面,来自中国的图森未来,公司的无人驾驶卡车已经上路,公司估值达到11.2亿美元。
软件公司方面,谷歌的Waymo和百度的Apollo都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据报道,百度依托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和吉利、富士康密谋合作造车。
在Waymo迟迟不能正式上路的同时,2018年,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下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2019年,工信部发布了《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0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
中国从法律层面,打通了智能驾驶的所有限制和壁垒。
智能驾驶技术,万事俱备,一触即发。
不不,这个行业早就高手云集了。
很多人觉得,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技术看起来还很遥远,殊不知这项技术普及了几十年了。
最初级的智能驾驶,要算自动挡,而自动巡航、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的加入,让汽车开始逐步有了智能驾驶的影子。
这些技术虽然看起来和无人驾驶有相当长的距离,但从技术底层来说,都是各种传感器结合车载电脑中枢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再反馈给汽车动力系统,所以本质上,已经是智能驾驶技术了。
也正是基于此,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到2035年,中国将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
2
造车新势力换道超车
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能近8000亿美元,是丰田的四倍? 蔚来的市值能超过大众?
除了新能源概念外,它们都还有另一个杀手锏:智能驾驶。
和传统燃油车靠不断的增加传感器来实现智能化相比,毫无历史包袱的新能源车,底层设计就是基于智能化的。
比如,特斯拉找来芯片大神Jim Keller(Intel、AMD最强芯片的设计师),设计了自动驾驶芯片,号称性能是Nvidia的21倍,马斯克称: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芯片(the best chip in the world)。
蔚来也不甘示弱,在发布ET7的时候,声称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Nvidia自动驾驶芯片,性能是特斯拉芯片的7倍。
吃瓜群众:你们的芯片性能到底谁是谁的多少倍?慢慢争。
其实,Nvidia老板黄仁勋和特斯拉老板马斯克还是好基友。
和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企业更像是互联网企业,更热衷于互联网式的迭代开发,把汽车设定为一台移动的大手机。
也就是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