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时间:  2025-09-15 16:41   来源:  汽车总站网    作者:  editor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欧阳明高判断,未来5年,全固态电池、车身钙钛矿技术、光伏闪充、车网互动四大技术将迎来大规模应用。全固态电池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当前仍需突破关键核心科学问题;车身钙钛矿技术若实现全车身覆盖,可使车辆日发电量达5-8度,满足上下班通勤用电需求,但需同步推动车身材料与结构革新;光伏闪充技术虽已出现,但技术门槛高,需解决析锂等安全问题;车网互动则需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与市场化机制。
01第三次能源革命:从1.0到2.0的跨越
新能源汽车革命正契合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发展内涵。
随着技术发展与产业需求变化,新能源革命进入2.0融合发展阶段。在四大协同式智慧能源系统方面,交通领域推进车-能-路-云一体化,电力领域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领域打造光-储-氢-热一体化的零碳园区,建筑领域发展光-储-直-柔一体化,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而三大共性关键集成技术则为融合发展提供支撑,氢能与绿氢储能适用于火电厂燃煤替代等长周期储能场景,储能与电池储能多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等中周期储能需求,智能与智慧储能则在车网互动等短周期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欧阳明高指出,现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面临新的转折点。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化机遇最大的领域,也为新能源产业从1.0向2.0跨越注入强劲动力。
02车网互动:削峰填谷,挖掘汽车新价值
车网互动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想方案。通过双向充电桩,电动汽车在停止运行时可与电网联接,在能源互联网的调控下,实现“低谷充电、高峰放电”,精准实现“削峰填谷”。中午光伏发电过剩时,电动汽车吸收多余电能;傍晚用电高峰且光伏缺位时,电动汽车向电网放电,有效平抑电网负荷波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更重要的是,车网互动为电动汽车用户和产业开辟了全新的价值空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多聚焦于成本控制,却忽视了车网互动蕴含的巨大价值。对此,欧阳明高列举了数据进行阐述,以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衰减至70%时可满充满放3000次,日历寿命达10-15年。按单次续航500公里计算,500次循环即可满足家用轿车10-15年行驶25万公里的需求,意味着电池尚有2500次循环的富余容量。若按70千瓦时电池包计算,最大可储能近15万度电。以南方地区5毛钱的峰谷电价差计算,用户通过车网互动可获得7.5-8万元收益,这一收益甚至接近部分轿车的价格,让电动汽车从“消费品”转变为“赚钱工具”成为可能。
2025年,国家四部委已在上海等全国9个城市启动城市级车网互动示范工程,标志着车网互动从概念走向实践。用户、企业、地方政府可共同参与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三方共赢,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市场发展。除了与电网互动的V2G模式,车网互动还衍生出V2H(家庭备用电源)、V2B(楼宇供电)、V2mG(局域微网供电)等多种应用场景,覆盖家庭、楼宇、微网等不同层面,应用前景广阔。
03技术护航:破解车网互动下的电池安全与寿命顾虑
析锂是导致电池起火事故和循环衰减的主要诱因。当充电速度过快时,电池负极电位过低,锂离子会析出形成锂金属枝晶,不仅浪费活性锂,还可能引发内短路。在传统充电模式下,电池要么充电要么放电,放电过程不受控,难以精准检测析锂情况。而车网互动的双向充放电特性,为析锂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双向充电桩施加主动电流激励,增加了控制变量,可大幅提升析锂检测精度,及时发现并规避析锂风险。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