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成都规划“绿氢之都”未来3年成都氢能产业产值进入全国前五

时间:  2024-05-27 09:31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作者:  Autumn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2024年5月20日召开的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系列超常规举措,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三年翻一番,进入全国前五。

成都规划“绿氢之都”未来3年成都氢能产业产值进入全国前五

成都目标:

氢能产业产值3年翻一番 进入全国前五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重构竞争新优势,成都从“新”出发,向“新”而行。日前,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迎来全新“路线图”,氢能与低空经济“携手”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至此,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正式迭代为30条。

据悉,全市现有氢能相关企业105户,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产业规模去年达130亿元、全国第七,空压机、车载储氢瓶等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国内前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

20日召开的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超常规举措,实施“六大工程”,推进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170亿元以上。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3年翻一番,进入全国前五。

“六大行动”:

推动成都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发言中,市经信局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提及的“超常规举措”备受瞩目:将在未来3年实施的“六大行动”,属实为氢能产业量身定制。

实施绿氢示范带动工程。研究出台新一轮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加快布局规模化低成本电解水制氢项目,推动华能彭州制氢项目竣工投运,促进侨源气体氢能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研发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大功率碱性电解槽,打造一批绿氢应用示范项目。引育电解槽龙头企业2户以上、年产能300套以上。

实施关键技术突破工程。推进国家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郫都、新都基地建设,支持东方电气创建国家氢能关键部件技术创新中心,争取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国重实验室设立分中心,突破海水制氢等前沿技术和固态储氢等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以上。

实施产业集链成群工程。培育6家以上“链主”企业,在产品研制、市场拓展、示范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五核+五协”产业布局,聚焦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引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雄川氢燃料电池材料等补链强链项目,研发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域列车、无人机、两轮车等新产品。培育“小巨人”17家、“单项冠军”5个。

实施场景应用拓展工程。加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协同打造“一廊五路”成都段,创建第三批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拓展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应用,加快建成都江堰8兆瓦绿电制氢储氢发电一体化项目,探索建设氢能源轨道交通示范线。今年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1000辆,未来两年每年再推广1000辆以上。

实施基础设施攻坚工程。出台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及布局专项规划,探索建设氢能全生命周期监测平台,鼓励尚未布局加氢站的区(市)县,以及空港陆港、产业园区等用氢、产氢密集区域布局加氢站,累计建成各类加氢站20座以上。

实施产业生态培育工程。梳理发布氢能急需紧缺岗位,引育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组建6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强化市区两级基金联动,支持创新型、成长期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成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汽车产业联盟等中介机构,强化资源整合、供需对接,联合上下游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