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分析 | 关于技工院校培养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的思考

时间:  2021-05-31 20:27   来源:  高栾说教育    作者:  网络转载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培养背景

2020年2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从国家高度将智能网联汽车确定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内的商业化应用。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形成市场竞争优势,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7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汽车新车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0年11月-13日闭幕的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互认推进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分级评价体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1.0》《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20修订版》6项成果。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也在国内各大城市落地生根。2015年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深圳等成为第一批设立示范区的城市。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联合颁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这是这个层面出台的第一个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法规文件。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全国有近30个省市区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全国各地指定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用的路段里程超过2800公里,16个省22个城市建设了30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全国20个城市向70家企业累计发放超过430张路测牌照,测试车辆总数超过500辆。中国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决心、动作前所未有,智能网联汽车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智能网联作为汽车产业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新型人才有特殊需求,对传统汽车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2、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人才问题是我国抢抓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智能化、网联化时代的汽车工业,与传统汽车行业有着明显不同的人才需求。车辆与交通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面向传统汽车工业,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特别紧缺“汽车+IT+通信”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ADAS技术、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等岗位紧缺度较高,车联网、智能驾驶系统、系统集成与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测验测试等岗位在未来的5年内需求仍然很大。据人才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智能网联人才缺口超过上百万。

全国一些高校已经对车辆工程专业和课程体系做出调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新设了“智能车辆工程(080214T)”特色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项目指南》新增了“交通与运载工程(E12)”一级学科,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近日在重庆开幕的第十七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全国150多个院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新汽车人才培养,规划新汽车专业建设”主题,共探汽车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提出汽车职业教育要加快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3、技工院校培养智能网汽车人才的几点思考

技工院校在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方面,需要我们厘清培养目标,聚焦技术技能型岗位,通过推进高质量校企合作目、建设高标准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路径突破难题,携手开创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新局面。

3.1 推进高质量校企合作项目,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为推动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可建立院校、企业、专业机构战略同盟,通过厂中校、校中厂、冠名班、订单班、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或职教集团等多元化的方式,以学生的就业成才为宗旨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践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主导作用,确定师徒的双身份和职责,强化对学生技术素养、技能水平等方面培养。

3.2 厘清培养目标,聚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立足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应用能力,积极倡导学生专注专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产生对工序严格遵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效应,让“工匠精神”在技工教育中深深扎根。

3.3 深化实践性课程改革,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教学实践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要将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课程建设中要主动求变,基于职业活动完善课程编制,开发编制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发展的智能网联相关课程,明确各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上的功能定位,为未来工匠之才培养打下基础。

3.4 打造阶梯式、多元化的智能网联教师队伍

引导和鼓励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智能网联课题组和人才库,和技术前沿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竞赛平台,以赛促教,培养教师具备持续高水平指导学生的能力,成为智能网联的骨干支撑;引进智能网联企业优秀教师来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既培养学生又促进交流提高;外派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将企业一线技术带回到课堂;充分利用企业培训或第三方机构培训机会培养年轻教师等,打造高端引领、骨干支撑、校企协作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有力的奠基者。

3.5 建设高标准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践行工学一体化教育

建设高标准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强化实训实习的设施条件,有效实施技能教学,设计“真实的工作环境”,包括学习场地、设备、任务、技术等,让学生“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培养技能水平,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融合、专业教师和能工巧匠融合、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融合、教学考核与技能培养融合。

3.6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营造尊重、崇尚、爱戴“工匠精神”的浓郁氛围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围绕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开展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参与的教学评价活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技能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学生管理水平等多维度考核体系,不过度依赖教学和学生管理体系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鼓励教师发扬自身优势,打造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技术研究中心等,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浓郁氛围,使“工匠精神”实至名归。

3.7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库,利用在线教育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库,与企业、高校、机构等互通有无,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进行业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优秀师资力量,为全行业提供交流、分享、互动的平台,不仅可以缓解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和设备不够等问题,还有利于人才交流,促进提高。目前业内已成立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3],利用现有和搭建新平台,让相关专家学者及技能人才更多地学习交流将会极大地促进智能网联人才的成长。

4、结束语

智能网联等多学科融合人才紧缺是智能时代下的必然产物,需要我们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与技术交流,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加快“跨界”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质量,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