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经中心景春梅:氢能“热”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  2019-10-21 11:38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景春梅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当前,氢能产业备受全球关注。在我国无论是各地政策规划的相继出台,还是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持续爆发,氢能产业均受到热捧。然而,在日渐升温的“氢能热”中,更需客观理性的“冷思考”。据调研,以下六大问题是我国氢能未来发展需特别关注以及着力解决的。

国经中心景春梅:氢能“热”背后的“冷”思考

一是对氢能的应用不能局限于“一窝蜂”式造车。我国氢能发展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交通领域,很多车企都在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氢能在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都具有广泛用途,氢对能源体系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在发电、储能、建筑等领域,氢能都将大有可为。比如,日本将家用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和氢燃料汽车作为发展重点;欧美、韩国等也将氢能拓展到船舶、列车、无人机的装载、物流及农林作业等应用场景。因此,在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同时,我国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全面地挖掘氢能的价值和潜力。

二是需要协调好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关系。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三种不同的新能源车技术路线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如何定位,直接决定未来政策导向。氢燃料电池与纯电动汽车在不同应用场景可互为补充。相对于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交通方式,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能够满足极寒天气地区的使用需求,可适时将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在运输需求大及环保要求高的区域优先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以点带面,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三是亟需优化科研体制机制,集中攻克关键技术。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与国际差距明显。近年来企业自主研发意识逐渐增强,不少涉氢企业皆瞄准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发力,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技术路线各异、专业人才稀缺、圈内互相挖人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在氢能顶层设计中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委的高层次协调机制,统筹各部门政策和资金资源形成合力,集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大对氢能产业基础研发的财政资金投入,优先支持自主创新。组织科研力量攻克膜电极、双极板、碳纸、储氢设备装备、超高压压缩机等关键材料以及核心技术。

四是我国自主技术突破前不宜大规模推广终端应用。我国目前尚未突破关键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利润大都在上游电堆环节,核心技术在国外,而这些国家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多年尚未获得回报,正面临成本亟需摊薄困境。如果此时我国大规模敞开市场,将导致产业链利润大幅外流,出现“花自己的钱,帮别人开拓市场”的尴尬局面,当国际经贸关系不佳时,极易受制于人。因此,建议终端市场的推广应与我国自主创新进度相匹配。

五是需有效防范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氢能产业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既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催生新产业链,整合带动效果突出。在不断高涨的“氢能热”中,我国不乏苦练内功、稳扎稳打的企业和立足自身条件、实事求是发展产业的地方政府,但也存在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当地资源环境等现实条件一哄而上布局产能的现象。调研发现,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总产能超过3000兆瓦,燃料电池汽车产能总计超10万辆,跟风冒进现象较为严重。

六是建议立足我国国情、科学谋划氢能产业发展。我国资源能源禀赋多样,对能源的选择及经济调控的回旋空间较大,应切实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我国能源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从全产业链系统谋划,科学理性定位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商业化应用规模和生产成本、新能源汽车增量空间,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对柴油车、重卡车的替代空间等,都是关系我国氢能产业及燃料电池产业政策取向的关键,亟需进行认真深入研究。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