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在全球倡导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重卡凭借其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物流运输、工程建设等领域关注的焦点。
然而,采购电动重卡并非仅仅支付车辆价格这么简单,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犹如两座“隐形” 的大山,影响着企业及用户的决策与运营。
深入剖析这两类成本,对于合理规划电动重卡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
采购成本,即初始购置成本,指企业或个人为获取电动重卡本身所直接支付的费用,是一次性的初始投入,核心构成包括:
电动重卡的整车制造成本,含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底盘、驾驶室等核心部件及组装成本。
购车时产生的税费(如购置税)、运输费(车辆从工厂到采购方的物流费用)、交付前的检测费等。
合规成本,即运营合规成本,指为确保电动重卡在全生命周期内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规、标准,避免违规处罚而产生的持续性或阶段性费用,核心构成包括:
电池定期检测/维护费、车辆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与服务费、消防及应急设备配置费;
车辆定期环保检测费、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备案手续费、运营中需持续满足的能耗/排放数据上报服务费;
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定期车辆年检费、驾驶员新能源重卡专项培训的费用等。
简单说,电动重卡的采购成本是“买它时直接花的钱”(即“车价”),合规成本则是“买完后为了符合规矩、能正常用而额外花的钱”,两者是“先有前者、后者跟着来”的关系,而且前者的选择会影响后者的多少。
采购成本,电池占“大头”
根据河南省机场集团2025年招标文件显示,小型电动货物牵引车(8吨及以上)单价约为20万元/台,电动货物牵引车(30吨及以上)约40万元/台,新能源勤务车约18万元/台。
其中,电池成本是电动重卡采购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占据整车价格的40%-60% 。
目前,搭载282kWh电池的纯电动重卡,这种配置在运载能力、续航里程和购置成本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平衡,是企业在短途场景中普遍采用的主流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电动重卡推广,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应补助政策。
比如,国四车辆以旧换新政策中,28万的补贴相当于覆盖了最大头的电池成本,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初始购置压力(即采购成本)。
合规成本:法规标准、补能、数据监控等
电动重卡的合规成本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投入,渗透在车辆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企业在做采购决策时,必须将这些“隐形”的合规成本纳入全生命周期成本(TCO)进行综合测算,才能做出最经济、最符合法规要求的选择。
强制性认证与检测费用。电动重卡需通过国家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认证,以及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其特有的三电系统需要满足额外的安全和技术标准,进行强制性检测。
而高昂的检测费、认证申请费、样车制造及测试费用。这些费用最终会分摊到每台车的售价中,由购买方间接承担。
另外,企业自建充电站或换电站,需符合国土资源利用规划、电力设施建设规范、消防安全标准、环境保护要求等。
这涉及到向规划、住建、消防、供电、环境等多个部门申请报批,自然也就包括为满足各项标准而产生的额外工程改造成本(如更强的消防设施、电网扩容、环评报告编制费等)。
许多地方的补贴政策要求新能源车辆必须接入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以及地方政府的监控平台,实时上传车辆运行、电池状态、能耗等数据,以验证实际运营效果和防止骗补。
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采购与安装费用可能在数万元,每年的数据服务费用也需数千元。
全生命周期成本,电动重卡运营经济性优势明显
尽管采购成本较高,但电动重卡在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根据上海某物流公司用户实测显示,其运营的陕汽德龙X5000E充电,平电为0.89元/度,谷电为0.61元/度,以电池充入600度电、跑400公里计算,如能用上谷电,是360多元,比平电省170多元。
而同样的燃油车跑400公里,柴油油耗约150升,对应要1000多元。
两相比较,电动重卡的运营经济性就很明显。
另外,电动重卡的维护成本(合规成本的一部分)也更低。电动传动系统结构简化,年均维保费用比柴油车低约1.2万-1.5万元。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维护成本通常低于燃油重卡的发动机系统。
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较高的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使得部分企业在电动重卡推广初期望而却步。特别是对于一些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购置电动重卡高额的一次性投入以及后续持续的合规成本支出,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限制了电动重卡在这些企业中的应用。
同时,为降低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倒逼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如电池企业不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成本;车企优化车辆设计,提高车辆安全性与环保性能,以减少合规成本。这将促进整个电动重卡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采购成本与合规成本压力。大型车企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合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一些小型企业可能因成本压力被逐渐淘汰,从而重塑电动重卡市场格局。
……
近期电动重卡相关资讯盘点
20台金龙充换电牵引车交付鄂尔多斯市腾远煤炭公司
2025年9月5日,金龙鄂尔多斯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近日20台金龙充换电牵引车正式交付鄂尔多斯市腾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本次交付的金龙新能源重卡搭载400kWh大容量电池与峰值功率510kW驱动电机,续航里程达255km,适配矿区运输需求。产品支持多种补能模式,其中换电5分钟,电池SOC20%-80%双枪快充仅需30-40分钟,高效补能,提升运营效率。整车通过性、承载力和恶劣路况适应性显著提升,配合龙翼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收益保障。
![]()
徐工新能源牵引车批量交付河南
9月3日,徐工汽车发布消息称,近日徐工牵引车肩负绿色高效运输使命批量交付河南客户,为当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交付的产品为徐工433度电标载版牵引车,将应用于砂石骨料运输。产品三电均可达到IP68,电机、电控可达到IP68及IP6k9k;创新式六档能量回收,适应重载、陡坡工况,能量回收效率更高;先进的电池自修复技术与延寿技术,全方位提升循环能力,满足8年或4500次循环寿命使用需求。
![]()
陕西交控集团洛南重卡运输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运营
9月3日,陕西交控集团发布消息称,近日随着第20块可换电电池成功上线,陕西交控集团洛南重卡运输电池配套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该项目由陕西交控绿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洛南地区新能源重卡提供电池租赁服务,可满足20辆新能源重卡进行换电,将提高洛南地区新能源重卡运输效率。
![]()
日日顺供应链携深向科技、宁德时代与康利达打造的首批100台新能源重卡陆续交付运营
8月31日,日日顺供应链携手深向科技、宁德时代与康利达,联合打造的首批100台数智融合新能源重卡陆续交付日日顺智慧物流基地并投入运营。
此外,本次陆续落地日日顺智慧物流园的100台新能源重卡,其背后融合了四家企业在各自领域的领先技术。
例如,其首创的一站式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及车电分离模式,能使车辆满电实际续航超300公里,每次换电仅需5分钟。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同时,每年还可减少碳排放约1500吨。
![]()
零一智卡小满好运来正式发布
8月27日,以“矩石力场开 小满好运来”为主题的零一汽车年中经销商深度沟通暨小满好运来上市发布会,在湖北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举行。
此次发布的“小满好运来”,分为400kWh、600kWh两种电量产品,共计轻量化和复合化两大版本,其中轻量化400kWh产品整车自重仅为9.16吨,实现了更低自重的全面升级。
小满好运来搭载矩石2.0创新4合1集成电驱桥,集电机、变速箱、取力器、车桥于一身,综合效率更高、电耗更低,大电量续航超550公里,可实现百公里省电30度,以年平均行驶14万公里每度电0.8元计算,每年可节省电费336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