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零部件将市场化,包括动力电池。
以电池技术起家的比亚迪,拥有几乎完全闭合的新能源汽车生态链条,这也是比亚迪的最大优势所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比亚迪的零部件对外供货,特别是动力电池对外供货,将极大改变中国和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零部件市场格局已悄然改变。博格华纳、博世、采埃孚、麦格纳、大陆、爱信精机等跨国零部件巨头均已纷纷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
而就在近期,LG也宣布在美国建立新工厂,供应电动汽车零部件。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一辆车的成本中,外购零部件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与此同时,从2016年度业绩报告上来看,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博世等一大堆零部件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
无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但同时,在一个汽车全新变革的时代,零部件供应商还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首要挑战。由此可见,比亚迪零部件市场化,对于比亚迪的发展及业绩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8月20-26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比亚迪零部件将市场化 同时主推小微型电动车
日前,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零部件将市场化和对外销售,包括动力电池。
另外,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将在公交车、迷你型电动车、云轨等领域发力。同时,明年开始,比亚迪将主推1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电动车。
“从数据上看,至少有75%的纯电动车销量是A0、A00级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等中小城市,车主普遍不住高层,充电也很方便。价格又很接近传统燃油车。”王传福说。
在过去9年间,比亚迪一直将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并相继推出了多款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目前车型涵盖了A级到C级轿车,以及SUV,售价都集中在15万元以上。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将主要采用三元材料电池,商用车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是电池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对电池路线的重大调整。
福特携众泰建合资公司 专攻电动车市场
继大众江淮合资后,福特与众泰汽车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将向中国消费者提供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双方各持50%股权。
业内人士表示,在2018年双积分政策即将落地前夕,福特选择与众泰合资纯电动合资公司,有“应考”即将到来的双积分政策的考虑。
同时,有汽车行业专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正在从自主时代迈向合资时代。随着中国双积分政策,新造车运动的快速演进,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类似江淮大众、众泰福特的新创品牌。
吉利和传化合力布局新能源物流车市场
8月21日,传化集团与吉利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双方将在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充电业务、车联网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长期合作。
同时,传化集团子公司传化慧联将于吉利商用车成立的合资公司,专事纯电动物流车城市配送运营。
据了解,传化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现代民营企业集团,目前主要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五大业务板块。其中,物流业务板块主要由传化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传化智联分管,而传化慧联则是传化智联全资子公司,目前主要有三大核心业务:新能源物流车租售、充电桩服务运维以及车联网大数据整合。
汉能携手奥迪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